战疫无畏,归来无恙——抗疫支援突击队圆满完成任务

发布日期:2022/04/12

白衣逆行显身手,战疫归来话精神。亲历17天的一线防疫工作后,抗疫支援突击队平安归来,重新回到工作岗位。48日,富士康工会在龙华园区工会大楼举办了表彰仪式。郑卫波、吴淑翔、杨海润、屈万芹、李明英戴着大红花、手捧荣誉证书,与富士康工会支援队的伙伴们一起分享支援期间的心路历程。


紧急支援抗疫一线


311日,积极响应号召的郑卫波、吴淑翔、杨海润、屈万芹、李明英成为富士康工会支援队的一员,奔赴疫情严重的福田区,为沙头街道金地花园的居民提供志愿服务。


这个管控区内共有15栋楼,最矮的也有6层,且只有1栋有电梯。他们的任务,就是为这15栋的1900多名居民配送晚餐和快递。


晚餐标配是一盒饭、一盒菜、一瓶饮料和一个水果。配送过程中,都是肩扛手提,徒步上下楼梯。每次最多带10份,有30斤左右。每层楼至少跑两次,完成一次送餐任务就相当于爬了近30层楼。全程还要穿着防护服,行动不方便不说,常常闷出一身大汗。


尽管条件艰苦,队员仍用自己的乐观打气,在艰苦的条件下圆满完成了志愿任务。


吴淑翔:要做一道温暖的光



310日接到需要支援的通知,吴淑翔第一时间自愿报名并于当天交接好工作。


第二天上午到达金地花园后,社区安排他们给管控区居民配送物资。因为要接触人群,医护人员先做了培训,比如如何穿脱防护服、如何进行消杀等。


随后的日子,每天都是两点一线,从酒店出发到达社区,穿上“大白”做好防护,然后开始为居民配送物资。晚餐、快递、外卖、桶装水、煤气罐……凡是生活所需,都要尽快送到居民手上。运送完物资,再统一到指定位置脱防护服,互相帮忙消杀后,才开始就餐。


刚开始做志愿服务,难免慌张和担心,也感到身体吃不消;坚持几天后,就变得坚定和毫不畏惧。他负责的那一栋有一位细心的大姐,她把每一层楼有多少户人家,每一户人家需要多少份饭菜、水果和饮料,都做了一份数据交给他。这样既帮他节省统计时间,也避免配送时出现遗漏。他拿到这份资料时,心里顿时暖暖的。


居民的一声感谢,给了他坚守的力量;伙伴们的互相鼓励,让他瞬间“满血复活”。人生中第一次参加抗疫志愿服务,给他平淡的人生岁月里抹上了一缕奇特的色彩。“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相信它会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指路明灯,指引我奋力向前,不惧挑战,克服和解决困难。”


杨海润:勇气是最珍贵的礼物



自愿报名参加志愿服务后,杨海润交接好工作,收拾行李整装待发。到达金地花园,先是协助社区工作人员搬货、卸货,随后接受医护人员培训,分配好负责的楼栋,正式投入志愿服务。


每天的工作都是从穿“大白”开始。做好防护之后,一起走进管控区,开始为居民运送晚餐、快递、外卖、桶装水、煤气罐等,基本上就是从1楼到7楼之间来回跑动。完成一个阶段的物资配送后,再到专门的地点脱掉防护服并全面消毒,然后到指定地点吃完晚餐,再重新穿上新的防护服继续当“搬运工”。


“疫情当前,每一个步骤都不敢掉以轻心。”一开始也曾感到胆怯和身心疲惫,习惯了这种重复的高强度工作后,渐渐变得无所畏惧和得心应手。当然也有感动时刻。有一户居民看到他们在挨家挨户发晚餐,觉得一箱一箱的抬上抬下很辛苦,就给他们拿了一辆小推车,让他们把东西放在推车上拉着走。那一刻,杨海润的心被一股暖流包围了。


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关心,让这趟支援的旅程充满了意义。尤其当他在抗疫一线辛苦奔波时,来自公司“大后方”的关心、鼓励和支持,也给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信心。“人生有很多的第一次,这一次的出征抗疫是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的第一次,它让我学会了如何勇敢的去面对和克服困难。”



杨海润作为00后代表接受了《南方工报》的采访报道


郑卫波:重新审视人生价值



当接到自愿报名的意见通知时,郑卫波没有多想就报名了。自疫情发生以来,他多次参与过公司疫情防控活动,对相关防控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心想哪怕经验有限,也可以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


每天下午2点整,他跟伙伴们一起从下榻的酒店出发,坐大巴来到相距2.7公里的金地花园。做了核酸检测后,再穿戴好防护服开始工作。一般都是4点开始配送晚餐及水果、饮料,7点吃完晚餐后,继续配送居民网购的外卖及快递,并把每栋楼层的生活垃圾带到指定集中点,晚上1030左右结束工作,坐车回酒店洗漱休息。


一开始也是不习惯。防护服把全身上下裹得严严实实,从1楼爬到7楼挨家挨户配送生活物资,身体消耗也很大。每次脱下防护服,里面的衣服全湿透了,身上也捂出了痱子。他有些担心自己到底能坚持几天。但前两天忍耐下来后,身体就慢慢适应了这种状况。富士康工会及街道办又及时送来了速干衣裤和药品,组织的关怀让他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志愿服务工作。送餐时每人负责一栋楼,但是先送完的伙伴会主动帮助其他人,团队的凝聚力也让他感觉“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配送生活物资期间,每天听到最多的就是居民“感谢”的声音,有的见他们特别辛苦,还要把自己储备的饮料送给他们。虽然婉拒了他们的好意,心里还是倍感温暖。


志愿服务培养了他的极限和耐力,也让他在其中找到了不一样的意义。“志愿者不是单纯的奉献,我们也可以从服务中学到很多的东西,重新思考自己对待人生的态度和看待人生的机会。”


屈万芹:做有用的事,虽辛苦却甜蜜



作为5人当中唯一的70后,屈万芹觉得自己能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心里非常“骄傲和荣幸”。


起初她被安排在金地花园运送快递,后来又被调到金地社区话务组,主要工作是接听电话,对居民进行防疫政策的解读,协助处理居民的各种诉求,为居民排忧解难等……刚开始,她很害怕自己不能胜任这份工作。“普通话讲的不好,又容易忘事,与人说话会紧张到结巴,这些都会让我感到焦虑。”最终,伙伴们的鼓励、公司主管的支持,让她勇敢地跨越了这一步。


从什么都不懂,到最后能帮助居民解决一些问题,能为社区贡献一点力量,她觉得整个过程“虽辛苦却很甜蜜”。


“有一股团结的力量将我们这些志愿者拧在一起,只为一件事,那就是抗疫胜利。”这是17天的支援期间,屈万芹最大的感受。从抗疫一线归来后,她仍然不时回味那段辛苦的日子,“我想对我们团队每一个为疫情付出努力、做出贡献的伙伴说一声‘辛苦啦’!也感谢领导对我们的照顾与支持,谢谢你们!”


李明英:守护大家的幸福



得知可以去做志愿者,李明英没有多想,晚上回去就收拾了东西,做好了第二天一早就出发的准备。到了服务的社区,接受培训后就开始上岗。


前三天是负责小区门口快递点的快递运送。她把快递运到封控的楼下,再由男生负责送上楼。每天穿着防护服,来回在楼栋间穿梭,一趟又一趟的搬运,汗流浃背,里面的衣服早己湿透。身体感觉累但心里干劲十足。


到了第四天,考虑到女生吃不消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李明英被调到了社区服务中心,担任话务员的工作,主要是负责传递消息,回答居民的问题及疏导情绪。


当了“客服”后,李明英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份工作主要负责“挨骂”。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的12个小时里,每天有200个左右的电话,大部分都是带着情绪打来的。有的人烦躁地问什么时候能出去,有的诉说上有老下有小还被房贷车贷催债的无奈,还有的一接通电话就破口大骂……电话接多了,不仅耳朵有点耳鸣,而且接收太多负面情绪会让人感到压抑,李明英一度感觉自己坚持不下去。


后来她迅速调整了心态,想想既然选择了当志愿者,就免不了受委屈,因为“也总有人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替我们默默地守护着,守护安宁和健康。”这样想着,她对电话那端的责难,有了更多的包容与接纳。


“病毒无情,人间却有情。希望疫情早日散去,祖国无恙,你我无恙!”这是李明英内心最大的心愿。


坚守岗位,默默奉献


回顾那段特殊的时期,既有这些无畏无惧的“逆行英雄”,也有在深圳按下暂停键后,依然守护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幕后英雄”。


赖理英临时受命,成为园区封闭管理后业务段的工作小组长,一直辗转在多个岗位,包括采购防疫物资、收发货、清理和消杀仓库,协调处理相关问题。她也支援了富士康工会的78585接线工作。虽然一直在多岗位流动,忙碌是常态,但她很欣慰自己能为防疫出一份绵薄之力。


常驻观澜园区的唐世龙,与工会同仁组成了小分队,挑起了稽核园区防疫工作及处理园区内诉求的重担。他们既要协助处理员工核酸检测、出入门禁等事务,也要监督物业公司的服务,还要走访稽核生产区、餐厅等区域。工作期间不断接到电话咨询及求助,更是成了行走的热线小分机。


温德源、王超一直坚守在仓库收发货物,杨刚、何惠明、宁珍琪、张婷、李玉琪、欧阳奋飞等同仁也随时待命支援各岗位,比如物资入库、发放、备餐等,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


“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大家有着一个共同目标,一群人一条心,互相帮助,互相配合,不计得失,共同抗疫,让人有种莫名的感动,累并快乐着!”温德源说。




感受榜样力量,传承奋斗精神。不管是逆行的无畏,还是默默的坚守,每个人都是平凡生活中的英雄。奉献,本身就是一种无穷的力量;心怀阳光,就是最温暖的“守护神”!致敬这些最美的逆行者!愿疫情的阴霾早日散去,春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