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奋进东风 追梦砥砺前行--在2023团建活动上的总结讲话

发布日期:2023/03/31

各位丰泰、富工的伙伴们:


大家好!


首先感谢大家在过去的2022年不辞辛劳、拼搏付出,感谢大家在疫情冲击下的每一次坚守,感谢大家还坚持坐在这里。疫情三年,心情上下起伏的三年,现在终于放开了,感觉我们一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有人说,我们现在进入的是一个乌卡时代。乌卡时代 ( VUCA ) ,是 volatile、uncertain、complex、ambiguous 的缩写。四个单词分别是易变不稳定、不确定、复杂和模糊的意思。乌卡时代是一个具有现代概念的词,是指我们正处于一个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的世界里。


2022年的乌卡,我们都感同身受,未来的乌卡,还在悄悄地酝酿发生。今年3月10日,主要为初创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美国硅谷银行突然宣告破产,成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的银行倒闭事件。这件事波及多家美国科技公司巨头,也影响了一些中国上市公司。据悉,截至2022年底,硅谷银行在华存款总额达到了1390亿人民币,其中包括了阿里巴巴、腾讯、滴滴等多家中概股公司。这些存款在硅谷银行破产后将面临无法取回或者大幅贬值的风险。另外香港富豪李嘉诚旗下长江实业集团曾经持有大69亿元人民币的硅谷银行股票,在其暂停交易后几乎变成了废纸。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3月15日,有167年历史的瑞士第二大银行瑞士信贷银行股票大跌,有专家预测它有可能会成为下一家倒闭的全球性银行。最新研究还显示,美国目前有多达186家银行可能将资不抵债,存在与硅谷银行类似的“爆雷”风险,市场对银行系统的恐慌情绪正在蔓延,而即使只发生小规模的挤兑,也将会引起银行的关闭潮。


资本市场曝出的乌卡事件,将给全球市场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其实回头看一看,刚刚过去的2022年,我们也是在不确定性中一路走过来了。我们不妨停下脚步,回头看看过去的一年,我们都经历了哪些值得回顾的事情。



董事长作年度总结报告


首先我们来说说国际形势。我用三个关键词介绍2022我们经历的世界。


俄乌冲突拖累全球经济复苏


第一个关键词是战争。


2月份之前,你能预测俄乌冲突的发生吗?你能想象最后会升级成旷日持久的战争吗?我估计大部分人都不能。俄乌冲突是意外,从2022年2月24日到现在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俄乌战争还在持续,这更是令人想不到的意外。


战争之所以一直没有结束,是因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不断给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并对俄罗斯施加经济制裁。这场冲突的影响早就超出了军事层面,使得全球能源和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一路走高,造成全球金融市场动荡,阻碍了全球经济复苏。


截止目前,这场战争给双方带来的损失并没有确切的数据,有小道消息称,双方的伤亡人数至少超过10万人。本来俄罗斯是有机会迅速结束战争的,但因为自身的战略失误导致了战争走向胶着和长期化。这个战略失误就是没有拿下关键的“基辅之战”。俄罗斯军队意外遭遇了“滑铁卢”,给了北约及西方信心,启动了一场波及50多个国家的援助乌克兰计划,战争形势由此开始发生变化。


我们一直调侃俄罗斯是战斗民族,事实上俄罗斯也是世界公认的军事强于经济。但这场战争让不少人疑惑,俄罗斯的军事实力看上去不像传说中的那么厉害。这样的看法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俄罗斯已经扛过了美国及欧盟几十个国家的围攻,迫使欧盟国家接受了用卢布支付购买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部分国家为了避开西方的制裁,采用卢布结算,打击了石油美元的同时,也让欧盟各国骑虎难下。所以,俄罗斯的经济没有想象中的不堪一击。


如果将双方阵营作个比较,俄罗斯在人力及武器装备上占据优势,乌克兰仰仗的是北约提供的先进武器与信息化支持。不管结果如何,这场战争对双方来说都是惨痛的教训,对全球经济也是一次重大打击,唯一的受益者只有美国。与以往美国支持或挑起的战争相比,这一次美国没有亲自派兵参与,却直接消耗了重量级对手的国力与经济实力。而且美国对俄发起经济制裁后,迫使欧盟国家不得不高价购买美国的能源、商品及武器,也迫使大量资金与一部分制造业不得不流向美国。另外,战争使本来分化严重的欧洲重新变得更加依赖美国,美国对西方世界的掌控与领导力又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目前这场战争仍然在胶着的态势当中,谁也无法预料会走到什么地步。但不管怎么说,全球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战争是全人类的噩梦,和平是所有人共同的企盼。希望俄乌冲突早日结束,世界重回经济、文化正常交流的轨道。


通货膨胀成为多国梦魇


第二个关键词:通货膨胀。


受新冠疫情、俄乌冲突等多重因素影响,2022年全球多个国家遭遇了通货膨胀高企的危机。包括美国、英国在内的众多发达经济体更是遭遇了创纪录的通货膨胀。


美国6月份的通货膨胀率达到9.1%,创下40年来最高值,此后也一直保持在7%以上的高位。为了应对国内的通货膨胀,美联储七次加息。美国的持续加息造成了全球货币的巨大动荡,给全球经济复苏带来极大的压力和不稳定性。在英国,其10月份通货膨胀率高达11.1%,创下近41年新高。英国也是七国集团(G7)国家中通货膨胀率最高的国家。


为了对抗高通胀,很多国家都像美国一样采取了加息政策,这让全球经济进一步面临滞胀威胁,衰退风险持续加大。而通胀高企的背后,是飙升的物价,其中能源、食品价格上涨幅度尤为明显。由于生活成本急剧上涨,联合国称全球正面临着21世纪以来最严重的生活成本危机。


疫情叠加令经济不堪重负


第三个关键词:疫情。


2022年是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的第三年,全球感染病例不断攀升,直至突破了6亿,全球死亡人数超过600万例。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截止2023年3月10日,全球累计确诊病例大约有6 .8亿例,按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统计的全球2022年人口约89亿来计算,全球平均每12人中有1人确诊新冠。


累计新冠确诊病例排名前三位的国家依次是美国、印度、法国,美国平均每3人中有1人确诊新冠,印度平均每31人中有1人确诊新冠,法国则平均每2人中有1人确诊新冠。


全球累计病亡病例超688万例。病亡病例数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病亡病例为112.4万例,大概301人中就有1人死于新冠。病亡率最高的国家是秘鲁,病亡率为4.89%,大概154人中就有1人死于新冠。


最近的世卫组织官网显示,世卫总干事谭德塞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他对世界在今年内可以宣布新冠作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正式结束很有信心。然而,就在他发表这番言论的上一周,全球仍有超过5000人死于新冠病毒。虽说全球新冠疫情基本翻篇,世界各国在防疫的同时也在学着与病毒共存,但并不代表疫情已经真正结束。


2022年,世界人口正式突破80亿,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然而这一年的世界,新冠疫情影响深远,地缘政治紧张对立,局部冲突激烈动荡,气候灾害频繁发生,能源粮食价格飙升,经济复苏迟滞乏力……在多重危机的叠加下,环球同此凉热,全球民众共同见证或经历着分裂与融合、动荡与稳定、衰退与复兴的激烈较量,仍然抱持着希望,在坚韧中等待春天的到来。



董事长回顾过去一年来的国内外经济形势


我们再回到国内。有人说,2022年是21世纪以来最低落、最糟糕的的一年,一方面是三年疫情的管控已经让人无奈到了顶点,而工作生活受到的影响也在一年年累积。然而2022是很难概括、很难说得清楚明白的一年,就像互联网上的段子说的那样,“这一年好像发生了很多事,又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至少,我们慢慢学会接纳了周围发生的一切事情,尽管心有不甘,但又从没放弃。为此,我同样遴选了最具代表性的三个关键词,梳理过去一年难忘的事件。


新冠肺炎挥手说再见


第一个关键词是:放开。


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在2022年传入中国后,迅速成为这一年主要的流行毒株。它一直在不断变异,致病力减弱,但传染性增强。为了应对奥密克戎高传播、强传染的特性,我国防疫政策也迎来一系列调整。


三年来时刻不放松的疫情管控,在2022年12月7日出现了转折,国务院发布了《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措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新十条,规定除了特殊场所外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不再查验健康码和行程码,对于跨地区流动人员不再开展落地检等措施。同时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12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又发布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老百姓嘴里念了三年的“新冠肺炎”,正式成为一个带着特殊记忆的历史名词。


相信大家对放开后阳过的经历还是记忆犹新。根据报告显示,在“新十条”出台后大概13天,也就是12月22日感染人数达到峰值,当日新增阳性病例694万起。之后就开始呈现波动式下降,到12月底各地感染均已过峰。到了2023年1月,全国新冠感染率累积约达到64%,感染人数累积约9亿。


放开管控后全国新冠疫情的飓风式传播,超出了所有医疗专家的现有认知和想象。自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自此,我们也进入疫情更趋于稳定的后疫情时代。


现在我们再回头看看新冠疫情发生三年以来的一些数据。截至2022年12月7日发布新十条时,国内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达35.4万例,累计死亡病例5235例,病死率(死亡/确诊人数)为1.48%。


这三年我们为抗疫花了多少钱?目前虽然没有明确数据指出疫情以来我国核酸检测累计费用情况,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卫生总费用在7.68万亿元左右,比2019年增加了1.1万亿元。自2021年2月起,我国启动新冠疫苗全民免费接种,截至2022年12月23日,累计接种34.7亿剂次,全人群疫苗全程接种率超90%。其中根据国家医保局数据,截至2022年4月累计接种32亿剂次疫苗时,疫苗费用达到1200余亿元。


如今疫情放开已是大势所趋,但放开不等于躺平,我们依然需要时刻做好个人防护。新冠未走,流感又来袭,我们都应该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自己要对自己负责,加强身体锻炼,保持好心情。只有让身体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才能应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不确定事件。


内外夹击的国内经济形势


第二个关键词:触底。


2022年,国内的经济情况有些糟糕。


2020年我国GDP增长虽然只有2.3%,但却是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GDP总量也实现了百万亿的历史性突破。2021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4%。放眼全球,成绩都很亮眼。


2022年已经过去了,年初5.5%的目标没有达成,国家统计局2023年1月17日发布数据,2022年我国GDP超12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0%。这个数据低于亚洲周边的国家,包括马来西亚(8.7%)、越南(8.02%)、菲律宾(7.6%)、孟加拉国(7.1%)、印度(7%)、巴基斯坦(6.2%),甚至是新加坡(3.6%)、印度尼西亚(3.1%)。


为什么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都在迅速恢复上升,我们却开始在低位俳佪?这与国内的常态化疫情管控有一定关系。正常的企业经营频繁被疫情打断,正常的生活也受到一波又一波的疫情干扰,几乎所有城市的经营场所都是空荡荡的,缺少了生活中的热闹的烟火气。


2022年是房地产大开发时代的落幕之年,百强房企销售额均值为633亿元,回到5年前也就是2017年的水平。由于市场降温、供给信心不足,2022年全年呈现出明显的开发投资下滑。根据发布的数据显示,房地产成交面积、成交金额在2022年跌幅加大,全年销售刷新多年冰点。具体来看,2022年销售面积是2016年至今累计7年来的最低点,销售额则是累计6年来的最低点。深圳的二手房交易更是创下16年以来的新低,仅成交21704套,而北京成交约14.06万套,连北京的零头都不到。由于房地产大开发时代落幕,土地财政难以为继,因此房地产税替代土地财政将是大势所趋。


近段时间,“提前还房贷”又掀起了高潮,最后导致很多手机银行APP直接关闭了申请提前还贷的功能。有的银行可以在手机上申请该功能,但放出的号很少,每天点进去都显示预约已满。到柜台办理,要么窗口很少、要么排好几个小时。即便预约到的,也要等待2-3个月。另外,提前还贷普遍要缴违约金。


为什么“提前还贷”又掀起高潮?在老百姓眼里,过去银行理财一直是没有风险的,但现在也大幅度波动,甚至出现负收益。相对收益更高的资管产品,亏损本金的现象也在2022年不断出现。这样一看,以前的房贷利率很高,提前还贷是最好的选择,等于变相理财。从过去的老百姓“排队等待放贷款”,到现在的“排队等待还贷款”,发生如此大的反差,大背景就是对楼市的预期发生逆转。


同时,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出现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2021年我们的人口净增长48万。但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这也是我国人口自1962年以来(即近61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这就意味着,中国长期以来依靠劳动密集型增长的经济模式与人口红利,似乎已经终结在了刚刚过去的2022年。或许14亿人也将是中国人口的峰值。而少子化与老龄化就像一对双胞胎。据数据显示,2022年是中国老龄化加速元年,从2022年开始的3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会突然加速,到2035年,平均每年将有2,241万人口进入老年。预计2026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超过美国全国人口,接近3.37亿,2032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而到了2050年将达到5亿左右。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中美之间的科技脱钩,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隐患。美国在去年8月份通过了《芯片科技法案》,开始对中国的芯片等高科技产业进行全面狙击。因为政治因素的介入,在国外合作伙伴的要求下,很多出口外贸型的中国制造工厂不得不把生产线迁移到东南亚和印度。比如苹果产业链正加速向东南亚转移。另据小道消息称,苹果三年内要让美国市场销售的产品“去中国化”,这将占到出货量的25%-30%。美国在制造业领域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将会是一个中长期存在的现象。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第三个关键词:信心。


2022年10月16日上午,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党的二十大报告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和实践路径。


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二十大报告把高质量发展明确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进一步凸显了发展质量的全局和长远意义。


报告还第一次把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放在一起。这三大战略都是党中央提出的需要长期坚持的国家重大战略,也都是事关现代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第一次把三大战略摆放在一起,是一个创新,有其深义。既坚持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又强调了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通过协同配合、系统集成,共同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随后于12月15日至16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增长”放在2023年经济工作中更突出的地位,强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这意味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也将作为政策协调配合的组成部分,服务于高质量发展大局,政策目标更加聚焦。在此目标统领下,2023年宏观政策方面,除了产业政策上的安全、科技政策上的自立自强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指明了2023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码发力、协调配合的方向。


2023年经济工作的主要抓手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大力提振市场信心”,要通过更大步的改革、更有力的政策,确保地方政府、企业、居民、外资各方的信心恢复,才能抵御外需转弱的挑战,构筑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二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通过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作用,促进“十四五”重大项目建设、卡脖子和补短板领域投资、“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有望保持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实现较快增长。


2023年3月5日召开的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把“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提出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要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万亿元,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和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此外,还会有政策性银行低息贷款、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等专项资金、产业或更新基金、财政贴息等。这样,老旧城区、城中村、旧工业区等面貌全面改善,释放价值洼地,促进地产供需良性循环。


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指出,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民营经济贡献了50%的政府财政收入、60%的GDP和投资、70%的产业升级和创新以及80%的工作岗位,必然是未来经济起飞的“主力军”。国务院总理李强在随后召开的记者会上也强调,“两个毫不动摇”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是长久之策,过去没有变,以后更不会变。政府将在新起点上大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平等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各类经营主体公平竞争,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同时报告中也定下了2023年5%的GDP增速目标,这是一个比较谨慎的数字。这种偏谨慎保守的目标设定,从此前召开的地方两会中已经露出了一些端倪,比如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等经济大省GDP增长目标都为5%,上海的增长目标也仅为5.5%。这里面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方面2022年3%的增速,对于2023年来说存在明显的低基数效应;另一方面,考虑到要为未来发展留空间,要实现2035年我国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及到2035年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的远景目标,前期目标又不宜过低。因此,5%的GPD增长目标看似偏稳妥,实则体现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定力和决心,也侧面印证了房地产不会再成为短期经济刺激的手段,房住不炒、托而不举的地产政策主基调不会改变。



董事长总结公司发展过程中的收获与问题


“丰富”再创逆势小奇迹


在后疫情经济时代,考虑到疫情管控优化和制造业出口形势的影响,我们做好了充分的应对准备,2022年的企业经营目标仍是保稳创收。在全体员工的辛勤努力下,客户服务稳业绩和市场开发创效益两手同时运作,公司的整体运营稳中有升,在下行压力增大、需求萎缩的整体经营环境中,形成了回暖的小气候,创造了业绩飘红的小奇迹。尤其新开发的大客户中,我们还在竞标中击败京东、麦得龙等巨头。富工教育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我们没有受到疫情的太大影响,一方面可能是运气好,一方面也是我们群策群力、齐心协力的结果。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公司的经营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我们的经营模式创新问题,比如我们的客户群体结构问题,也有我们的业务项目多元化问题。一个企业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利润、产值、规模,更是体现在成就了多少人、创造了多少客户价值,承担了多少社会责任,体现了多少社会价值,推动了多少社会进步。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对他人的价值,一个企业的价值取决于为客户、为员工、为合作伙伴、为社会创造的价值!我们可能暂时还没办法创新商业模式,但一定可以进行服务体验创新,用软价值创造新需求,帮助企业创新和转型。


我们一方面仍要用心服务好富士康员工这个客户,一方面要通过组织调整、职能优化、人力精实、业务拓展等加大走出去的步伐,努力适应市场,积极开拓市场,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取得更大的优势并发展壮大。如何创造新的消费需求?如何创造持续性的消费需求?如何提升我们的服务体验?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新的一年里认真对待、总结思考、落实执行。


打造战无不胜的企业


在座的每一位都是我们的事业小伙伴,不管是面对疫情的肆虏,还是低迷下行的经济环境,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坚持内心的信念。套用一句流行的鸡汤哲理,你相信什么,就能成为什么。相信是一种信念,是一种执着的理想,是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希望。就像在疫情这样的大绝境、大危机面前,我们的国家扛住了一切,并且在国际博弈中赢得了转机,开创了百年未有的大变局。我们相信能挺过难关,相信中国崛起是必然的结果,才能创造一次又一次的奇迹。世界看似变幻不定,仍然遵循着最基本的法则运行。所以,在这个变幻的世界,我希望大家相信一些事情,坚持一些事情,早日成为那个更好的自己。


2023年,我在企业经营、团队建议、个人素养三个方面,各自提出两个希望,愿与大家共勉并努力:


在企业经营方面,我期望的两个关键词是诚信与创新。


诚信是什么?首先你要讲老实话。比如遇到气候不好的年份,大闸蟹长得比往年要小,这个时候,若还是沿用以前“丰满肥嫩、晶红油润”的广告词,难免有欺骗消费者之嫌。有人想了一句“今年螃蟹虽小,亦是一期一会”,这就是高明的做法,既说了实话,又传递了情怀


其实不说老实话、不做老实事的事,在我们身边还真是比比皆是。比如我们一些著名的地理标志特产,本来在产地就很稀缺,产量十分有限,但每年在国内的销售都远远大过出产。怎么会多出来?贴牌,造假,有些人把外地生产的同样品种的东西,拉进原产地重新贴上牌子,就成功洗白,变成了当地特产。这些不诚信的行为,损害的是品牌长久的形象与利益。这就叫不老实、不诚信。


我再讲一个故事。浙江有一个叫陈金英的老太太,53岁退休后开始创业,开了一家羽绒服厂,很快做大做强,在八十年代的年利润就达到了百万元。75岁时,她又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投资1,600万建立新的羽绒服厂。谁料在她81岁时,资金链突然断裂,直接欠下了2,077万元的债务。以她如此高龄,完全可以申请破产,但她决定独自还债,卖掉厂房和房子,又开了一个小作坊,继续生产羽绒服,做好了就自己出去摆摊叫卖。直到2021年2月,整整用了10年,在91岁的时候,终于还清了最后一笔债务。这一天,她说自己“跟过年一样高兴。”她的这份诚信精神,感动了整个中国。无论是个人立身处世,还是企业永续经营,诚信都是一面闪闪发光的金字招牌。只要对未来抱有信心,保持希望,多讲老实话,多做老实事,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困难。


提起创新,我的想法是,不一定是要讲科技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也不一定就要做大规模的龙头行业,其实活下来也是一种创新。达尔文早在《进化论》中就说过,应变力是一种最重要的能力,最后活下来的不是最强大的,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快适应环境的。


活得好的前提是活下来。因此,活下来就是一种最基本的创新策略。经济学上有一句话:千规律,万规律,经济规律就一条——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在这个变化的时代面前,为什么有的人悲观,有的人乐观?因为有的人不能及时调整自己,这个社会发生的事情都与他的预期相违背,自然就会悲观。但是,如果一个人看清了时代的趋势,及时调整自己,顺应形势变化,就会发现这个社会发生的跟自己的预期是相符的,就会变得乐观,做什么都会顺利。所以,不管时代怎么变化,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改变自己,顺势而为。展望2023年,我们要做一个理性乐观的人,做一个顺势而为的人。


在团队建设方面,我期望的两个关键词是:协同与沟通。


这不是电影里超能力英雄独自拯救世界的时代,分工越细,团队合作就越是重要。小成就靠个人,大成功就要靠团队的智慧与努力。协同就是团结,团结就是力量,并且是一种战无不胜的力量。


在非洲的草原上,如果见到羚羊在奔逃,那一定是狮子来了;如果见到狮子在躲避,那就是象群发怒了;如果见到成百上千的狮子和大象集体逃命的壮观景象,那是什么来了?蚂蚁军团!


小到不起眼的蚂蚁,团结起来能让草原之王都闻风丧胆。任何团队也要像蚂蚁一样,需要提高协同作战的能力。面对困难或险境,随时战斗,随时决策,随时出击。团队里的每个人,都要认同组织使命与价值,以大局为重,服从安排,步调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打造更有战斗力更具价值的团队。


对组织来说,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做好沟通。每个人、每个部门,都是企业这个组织上的一个零件。如果沟通出了问题,各干各的,最后没有形成合力,反而变成互相拉扯、内耗,最终受到伤害的是整个企业。


不过,从沟通的角度来讲,会沟通,并不是会说漂亮话,最好的做事及沟通原则是“换位思考”。只要在做事或与人沟通的时候多想想对方为什么这么想、这么做,然后再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更容易解决。


比如,我们常常会在平台购买东西时遇到些添堵的事情,带着一肚子的气去找客服投诉。客服每天要面对很多投诉和负面情绪,你上来就是一顿发火,对方也很难受,如果发生争吵,更不利于帮助自己解决问题。如果换位思考一下,把自己的抱怨和愤怒改成一句“我知道您不容易,给您添麻烦了”,对方肯定会为你的理解感到暖心,自然会尽心帮你解决问题。


如果你能对一个陌生人做到这些,那么同事之间、朋友之间、亲人之间,更应该做好沟通的准备。沟通是要把事情做得更有效率,而不是和稀泥;沟通是要把事情变得更简单,而不是弄得更复杂。遇事随时都能够保持顺畅的沟通,无论是推动团队工作的高效进展,还是在保持团队的高昂士气,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在个人素养方面,我期望两个关键词:靠谱与健康。


在工作中,什么是靠谱?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如果用四个字概括,就是:言行一致。一言一行,言语与行动一致,这才是一个靠谱的人。


看似简单的几句话,却是个人行为品质塑造的精髓。在工作中,为了实现个人事业的上升,要取得直线领导的信任、公司高层的赞许、普通同事的支持,无论从哪一方面看,做起来都不容易。


一个人的职业发展,虽然需要能力也需要运气,但不能不说的是,靠谱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聪明的人一定是有能力,但不一定靠谱,也就是人品不一定有保障。靠谱的人不一定聪明,但一定会在某个方面有自己的长处,并且让人产生信赖的感觉。靠谱的人是有多大的能力就做多大的事,而不靠谱的人是不切实际只想着怎样办大事,这样迟早会出乱子。


为什么要做一个靠谱的人?一个人可能不是一个领导者,但一定是个被领导者。只有被领导评价为靠谱,你才有机会承担更有挑战、更有价值、更考验解决问题能力的岗位。而且我相信,不管是不是领导,任何人都喜欢与一个靠谱的人共事、交往、做朋友。谁都不愿意与一个不靠谱、言行不一致的人打交道,起码都会担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学习做一个靠谱的人,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为什么我会一而再、再而三强调健康呢?还是那句老话,人生的各个要素,包括金钱、地位、财富、事业、家庭、子女都是“0”,只有身体健康才是“1”。对于一个人而言,如果没有健康这个1,其他条件再多也只是0。没有健康就失去一切,所有的0都是健康1的外延和扩展。


疫情管控放开后,公司92%的人都感染过一次,还没感染的只有五六人,估计也是无症状感染者。我想不管是轻症还是重症,大家都深切感受到了健康的重要性。尤其碰到持续发高烧、头痛、刀片割嗓等反应的人,能好好吃一顿饭,能自由活动锻炼身体,能外出探亲访友,这一切都显得更加珍贵。生命是自己的,健康也是自己的。如果不珍惜自己的生命,肆意折腾自己的健康,那将是世上最愚蠢的人。反之,珍惜生命,珍爱健康,不但是一种热爱生命的态度,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董事长提出三个层面的期望


奋斗拼搏成就卓越梦想


习大大曾经说过:


明天的中国,奋斗创造奇迹。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够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


明天的中国,力量源于团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就没有干不成的事、迈不过的坎。


从这些话语中可以品味出一句话: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幸福的生活要靠双手创造。不管在什么时候,这句话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我仍然要强调一句,希望大家在工作之余,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守护好自己的家人,因为若没有了身体和家人,你为之奋斗的事业也就没有意义。


今年是公司正式进入福利领域的第五年,我们越来越清楚了我们要做什么,我们的使命,我们为谁服务。专注于做事的人,应该是没有时间纠结所谓悲观还是乐观的,我们只要思考如何把事情做好。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通过多年优势积累形成的全赋能型服务,我们会从一家传统福利贸易商转变成为一个供应链的整合者,让我们的服务能够更加智能、便捷,更加符合科技时代的需求。


疫情管控优化,全球主要经济体开始复苏,制造业回暖,服务业逐渐回到正轨,经济发展趋势向好。难以避免的是,各个行业的分化也越来越突出。在这种非均衡态势之下,企业必须要紧跟趋势,随时进行适应各种环境的创新。没有一个未来是容易的,也没有一个新的开始是简单的。我们坚信天道酬勤,我们坚信服务创造价值,我们坚信积累的力量,我们坚信未来不会辜负每一颗踏实上进的心灵,不会怠慢每一个追求卓越的梦想。


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次机会,更要感恩每一份支持。只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有雄心壮志的斗魂,有脚踏实地的干劲,有持续创新的精神,有干事创业服务他人和社会的视野格局,就能不断超越自己,成为一家无惧经济环境影响的企业。


最后,真诚祝愿大家事业兴旺、心想事成。大家的点滴付出与信任,我们都珍藏于心;大家的每份支持与帮助,我们都没齿不忘。希望大家“守底线、知善恶、无往不胜;明道义、有操守、掷地有声;懂感恩、行忠孝、正气一身”,在追求梦想与初心的路上,团队力量优势集成,遇水架桥逢山开路,在企业的永续发展中建功立业,共同谱写美好的未来!


厉奋进,踵事增华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祝愿各位开心工作、舒心生活,与公司共同蓬勃生长!


谢谢大家!



追求梦想与初心,勇往直前